【信息】【信息时间:2025/04/25 阅读次数:】【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关闭】
今年来,市发展改革委立足职责定位,深入推进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腐败和违法犯罪专项整治,与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同向发力,以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助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积极扩大公共资源交易朋友圈,常态化开展跨市、省域远程异地评标,与湖北、贵州、四川等省外地市,洛阳、南阳、三门峡等省内地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寻求破解区域内专家数量不足、专家“老面孔”“圈子化”“感情分”等顽疾的有效手段,实现了国内优质专家资源共享共用,减少评标专家权力寻租空间,不断促进评标公平公正。今年以来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7个,主副场招标金额2.38亿元。
推进在线监管评价标准化。按照省市公管办工作部署,完成与省公共资源监管平台之间的连接,强化协同监管,启用全新专家评价体系,牵头各行政监督部门完成在线监管服务平台的账号注册工作,在线完成平台预警处理和评标评审专家日常评价,充分发挥了在线监管平台和大数据监管在智慧监管、数字监管、协同监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招投标活动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受理监管全流程全电子化无缝衔接。今年以来累计完成专家评价150人次,涉及项目41个,评价率和及时率达到100%。
推进交易制度建设规范化。为进一步规范招标代理机构交易行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印发了代理机构负面行为管理办法,在线上交易、现场交易和其他环节对代理机构进行负面行为管理,明确负面行为清单,保障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依法、高效、有序开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招投标领域进场交易项目公平性竞争自查工作,自2025年1月1日起,各项目业主单位在发布招标公告前,招标人于交易平台填写上传《公平竞争审查自查表》,持续推动清理招标投标领域各类交易壁垒和不合理限制,接受社会监督。制度实行以来,累计进场交易项目29个,全部开展了公平竞争审查自查,切实维护了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行政效能,强化制度执行,为全市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附件: